在新加坡餐厅能吃到地道炒粿条 汉产机器人“大厨”把中华美食带到海外

国内外供应商扎堆考察武汉智慧大厨物联网有限公司。

远在新加坡,一位老先生在中餐厅吃到了中华传统美食——炒粿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份地道美味的幕后“主厨”是来自中国武汉的炒菜机器人。

15日,新加坡的华人美食家奇普用镜头带着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餐厅,此时正是午餐时间,记者通过视频看到,餐厅里坐满了正在进餐的食客。奇普将镜头转至后厨,两位机器人“大厨”摆放在厨房中央,在数十道菜谱中,工作人员选择了炒粿条后,机器人开始自动喷洒食用油,按程序先后投入粿条和豆芽,搅拌棒开始“翻炒”。3分钟后,工作人员就将热气腾腾的炒粿条端到食客面前。

视频中的炒菜机器人名为“肴滚智慧大厨”,来自武汉市江岸区的智慧大厨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大厨),由奇普牵线搭桥进入该餐厅当“大厨”。智慧大厨创始人魏胜军告诉记者,3个月前,企业受邀参加2024年亚洲食品与酒店展,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他遇到奇普,出于对美食的热爱,两人一拍即合。

“我们一见面就聊了一下午,奇普很激动,说要找来炒粿条‘四大金刚’、福建面‘三大天王’,把他们的手艺都传至云端,让不同流派的中华美食在异国他乡一直延续下去。”魏胜军说。

“炒粿条、福建面、海南鸡饭……这些都是在东南亚非常流行的中华美食,也是我从小吃到大的情结。”奇普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最近新加坡两位传统炒粿条大师的接连过世让他心痛不已,“做餐饮辛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传统美食的手艺怎么传承下去,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5月23日,魏胜军再次远赴新加坡,与奇普共同研发炒粿条菜谱。从早晨6时到中午12时,不断在机器程序上改变火候、调整调料配比,经历了7次试验后,奇普在试菜时兴奋地笑了:“就是这个味道!”

两人端着最新出炉的炒粿条,来到一家最近的“明记炒粿条”,邀请老板娘品尝。尝了几口后,老板娘十分惊奇:“很难想象这是机器人炒出来的,味道很正宗!”

随后,奇普开始在新加坡餐饮业界热心推广“肴滚智慧大厨”,目前其已入驻新加坡国立大学、闵记餐馆等数十家餐厅。这个“大厨”不仅会烹饪炒粿条、福建面、杂菜饭等新加坡常见的中华美食,还会烹饪油焖小龙虾等武汉特色菜,受到了当地食客的欢迎。

除了东南亚,欧美地区也开始出现“肴滚智慧大厨”的身影。春节前,浙江丽水的侨乡采购了一批炒菜机器人,从武汉运到奥地利维也纳,成为当地连锁中餐厅MeiShi的新“厨师”,“上岗”半年,得到不少好评。

“炒菜机器人可以将传统美食的菜谱上传到云端,工作人员只需轻轻一点,便能还原地道风味。”魏胜军说,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对调料的使用、火候的掌握比人工更精准。

而炒菜机器人的高效运作,也大大缩短了需要现场烹饪的中餐出餐时间,即便是在用餐高峰,餐厅只需一两个人操作机器,就能迅速响应顾客需求。一台炒菜机器人能一次性烹饪约50人的食物。

智慧大厨现在每个月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采购商,魏胜军开心地给外国友人、海外华人讲解这个“新奇玩意”的作用,还因此交了不少新朋友,研发了不少新菜谱。

“看到大家惊叹的表情,更有动力了,希望把原汁原味的中华美食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魏胜军笑着说。

在智慧大厨的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代表着他们的海外市场销售情况。产品销到哪里,魏胜军就会在哪里贴上一颗红色的五角星。现在地图上的7颗星星,分别贴在新加坡、奥地利、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印度和肯尼亚。如今,肴滚智慧大厨的产品服务全球1600余家餐厅,其中海外餐厅上百家。(记者 郝天娇 实习生董梦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