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小贩中心品尝“米其林美食”

新加坡小贩中心

新加坡小贩中心的猪肠粉

新加坡小贩中心的大东虾面

本报特约记者 林晶晶自今年早些时候施行互免签证政策后,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游客往来明显增加,到新加坡感受南洋文化成为不少中国游客的选择。美食作为旅游体验的重要一环,也成为许多人必打卡的部分,在新加坡,游客不仅可以找到来自中国的海南鸡饭、印度尼西亚的沙嗲、印度的飞饼,还能品尝到独特的娘惹菜系。《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新加坡走访发现,这些美食主要集中在三类场所:小贩中心、食阁和咖啡店。一些游客会把它们统称为“食阁”,但事实上,三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代表平民饮食文化一般来说,食阁位于有空调的室内,如商场、办公楼或大型公共设施内,和小贩中心相比,它的价格稍高,但就餐环境舒适,往往是上班族和购物者的首选。咖啡店则是新加坡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咖啡店不仅提供咖啡和茶,还供应各种经济实惠的食物,如炒粿条和咖椰吐司。再来说说小贩中心,它们可以说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最有烟火气的美食场所,它们通常开设在住宅区、公园或公交枢纽附近,一般是露天或半露天设计,摊位数量众多,出售各种美食,如海南鸡饭、鱼面、沙嗲等。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无论是早晨的咖啡和烤面包,还是中午的海南鸡饭、又或是晚上聚会的辣椒螃蟹,都可以前往小贩中心体验。新加坡的小贩文化代表着当地的平民饮食文化——简单质朴。在小贩中心,食客一般不到10新元(1新加坡元约合5.41元人民币)就能吃到多种类型的美食。新加坡人对其甚是“依赖”,调查显示,约75%的新加坡人每周至少在小贩中心就餐1次。每个小贩中心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宝藏摊位,中峇鲁市场经济实惠、麦士威小贩中心唐风满满、亚当路小贩中心有明星踪迹。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可谓卧虎藏龙,根据《新加坡米其林指南2023》“必比登推介”名单,狮城79家“必比登推介”店家中,小贩中心食摊占了53家。小心罚单曾经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在亚当路小贩中心偶遇明星的消息,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这其中也包括记者。亚当路小贩中心紧邻植物园,地理位置优越,其内部是特殊的圆形设计,食客站在中心位置,可一览所有摊位。记者和朋友点了榜单推荐的亚当路大虾面、Bahrakath的羊肉汤和Selera Rasa的椰浆饭。亚当路大虾面虾鲜汤浓,吸上两口爽滑的面条,舌尖得到充分满足,Bahrakath羊汤汤汁浓稠,羊肉肉质细嫩,搭配面包享用口感层次丰富。记者个人最喜欢的是Selera Rasa的椰浆饭。它选用了印度香米,这种米煮后口感清爽,还带有独特的香气。店家搭配了自制的参巴辣椒酱,据说酱的秘方来自店主的祖母,加入了日式调味元素,使得菜肴别具风味。另一个网红小贩中心是老巴刹。老巴刹是新加坡地标建筑之一,位于新加坡金融区,19世纪建成以来经历多次整修、翻新,但一直保留独具特色的拱门、维多利亚时代的立柱,形成如今兼具西式审美和南洋风情的格局。这里除了提供当地特色的鱼面、海南鸡饭、肉骨茶、沙嗲等,还提供意大利通心粉等国际美食,吸引不少外国游客。非常有印度特色的竹脚中心也不容错过。它位于小印度景区,一层提供各种经济实惠的印度美食,其中香饭尤其受欢迎。这道菜肴一般选用长粒的巴斯马蒂米制作,混合各种香料酱汁,再配上嫩滑的鸡肉、羊肉,偶尔加入少量蔬菜,是经典的印度美食。除了享用美食,食客也需要遵守小贩中心的规矩——用餐后自己归还餐盘。未自行归还餐盘的食客会接到口头提醒,甚至会收到书面警告或罚单。“感情联络站”小贩中心不仅是新加坡人享用美食的场所,也是当地不同文化种族、不同社群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名副其实的“感情联络站”。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成长背景、来自什么种族、讲什么语言、信仰哪个宗教,几乎都可以在小贩中心找到喜欢的食物,与其他食客沟通交流,体验浓厚的社区氛围。新加坡小贩中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许多移民在新加坡大街小巷售卖食品。随着人口和摊贩逐渐增多,城市脏乱等卫生问题引发政府关注。1968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对商贩进行登记,并开展小贩迁徙计划。20世纪70年代起,新加坡为登记在册的小贩发放牌照,并建造小贩中心。为保证小贩文化良好发展,新加坡政府出台不少政策,例如,通过学徒计划和财政补贴鼓励年轻人加入小贩行业,以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