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领域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之后设立的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中新两国政府统筹区域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交通物流领域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的基础,是降本增效、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中新双方共同推进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CCI-ILSTC),成为两国合作的一大新亮点。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方要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把陆海新通道和第三方合作做得更好”。

(一)合力谋划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新双方高度重视通道建设,2017年至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三次会见时,均指出双方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强调,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引领下,双方深化政治互信,紧密战略对接,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一是规划与实施体系高位引领。中方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新双方正编制《中国—新加坡共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带动东盟等国家共同参与通道建设。二是搭建全方位协商合作机制。中方建立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商务部等14个部委和重庆等5省市共同组成的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省级层面,建立由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组建的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三是重庆作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逐步发挥。中方统筹部署,在重庆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已组建相关实体机构,正稳步推进铁海联运“一单制”、公共信息平台、通道发展指数、政策收集等重点工作。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原则,成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并争取更多省(区、市)参与共建。四是高效有序的通道物流组织体系日渐形成。重庆和新加坡双方充分发挥“双枢纽”作用,重庆形成“一主(团结村)两辅(果园港、小南垭)多节点”的始发集结体系,2020年,国际铁海联运(重庆—北部湾)、国际铁路联运(重庆—越南河内),重庆—东盟跨境公路运输规模日益增长,分别累计开行1297列、177列、2821班,分别增长40.5%、149%、126%,经北部湾港到新加坡的集装箱超过1.4万标箱。2020年以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为中新双方抗击疫情、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共同完善交流合作机制

一是建立交通物流专委会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召开交通物流专委会会议和工作交流会,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创新制度支持。中方商务部与新方贸工部签署《关于设立高官会共同推动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通道国际合作、扩容增效、提档升级,高官会机制于2019年10月正式建立。

(三)协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示范项目“1+1”运营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组建运营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物流发展公司和中新(重庆)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实现水、铁、公、空运输资源及新加坡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有效整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完成奠基并正式启动建设。果园港口岸开放获批,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封关运行,鱼嘴铁路货运站北站场建成投用,南站场开工建设。启动中新海关关际合作,签署年度合作计划,推进相关贸易信息数据共享。重庆“单一窗口”与新加坡“单一窗口”试点对接,重庆与新加坡港实现集装箱动态共享,推动物流全程可视化,探索试点出口报关单数据共享,提高申报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