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中新金融双向开放程度日益加深,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一)中新金融领域合作基础良好
1. 重庆金融业快速发展,致力于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全市金融实力持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从2016年实现1643亿元增加至2020年实现2212.8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8.9%,金融业规模处于西部前列。2020年行业资产规模6.7万亿元、增长10.7%,贡献税收327亿元、占全市比重12.6%。全市金融机构达1872家,机构牌照实现了全覆盖,保险业法人机构数量排名西部第一,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领域处于中国前列,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地方新型金融机构692家,新型金融机构1405家,其中包括股权投资类企业770家。重庆深入实施国家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设立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重庆金融生态保持良好势头,率先在中国搭建“1+6”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银行业不良贷款占比、小贷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分别为1.48%、7.05%、2.5%,主要风险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
2. 中新金融合作深度、创新广度、市场热度持续提升,双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政策体系初步成型。构建中国中央、新加坡、重庆地方三个层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印发实施关键绩效指标及项目合格准则。二是中新金融合作影响力凸显。中国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新加坡金管局等双方国家部委与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三届中新金融峰会并取得圆满成功,搭建西部12省市与东盟10国金融互联互通国际性平台。三是跨境金融服务成效显著。跨境直贷、境外发债、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内保外贷等跨境金融产品市场反响良好,已累计融资130亿美元,平均利率低于境内1.03个百分点,带动四川、陕西等省区企业跨境融资逾55亿美元。五年来,重庆与新加坡跨境人民币跨境结算361亿元,新加坡成为重庆第三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境外地域。四是跨境金融创新持续发力。中国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3.96亿新币)、中国首单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及结汇业务、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债权转让业务、中新机构间首笔“再保理”业务、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陆海新通道”下首笔海铁多式联运进口信用证等落地。五是金融机构互设加快。多领域中新合资机构相继落地,涉及小贷、融资租赁、基金等多个领域。重庆博恩集团获批新加坡汇款牌照,实现重庆企业申请新加坡金融类牌照零突破。成功引进中信银行国际业务运营中心、建设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交通银行离岸业务中心、平安银行离岸金融中心等全国性或区域性跨境业务功能性金融机构落户重庆,重庆带动西部十一省区市及海南省就进一步深化中新项下西部地区金融合作达成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